我們在內地常看到的英語告示牌,除了Welcome變成惠康(Wellcome)之外(2019年後補:Wellcome沒拼錯,不過是英國一大藥廠名字,但「惠康」,「歡迎」和Wellcome有什麼關係就不得而知了),更有一些像No Photographies Shooting (嚴禁拍照) 或 qin lin pai duei (請您排隊) 等一些令人莫名其妙的英譯「文献」。
但我們不會太執著,因為中國國土內用上了蹩腳英語,最底限度已是對外國人的尊重。而中國北京和上海未來五年後為了迎接奧運和世博,英語告示牌的水平定會提高。
但香港作為一個背著昔日大不列顛日不落殖民地的國際大都會,英語水平理應比除星架坡外其他亞洲國家為高。但事實上,香港近三十年,出現了兩個每天起碼看到兩次,歷史悠久卻語意不通的英語告示牌,一直沒有人敢挺起徹底更正。
這兩告示牌之一:是的士「冚旗」那支旗上Out of Service這英語。我被外國人問過很多遍,為甚麼Out of Service(壞車) 也可以在路上開的?這分明是騙人,拒載。為甚麼三十年來沒人把它改成Not in Service呢?以平息一些英美語遊客的誤解。
另一告示牌:是在我們全港的升降機內,都有「When there is a fire, …」這警告字眼。外國人問我:「嘩!乜香港成日火燭㗎?」因為when這字是含「通常」的深層意思,和中文「當」不一樣,我們只要改為In case便詞達意達。
簡單的一個字,我們為何硬是執迷地誤用下去?我亦聽過很多人以「約定俗成」或「睇得明就算啦」作藉口。但這幾年卻有衛道之士向政府指出香港身份「證」應寫成「証」;「份」字應該是「分」才對!可見仍有一些香港人對文字的執著。尊重中文的同時,英文更不應被扭曲啊!
今天和這位從外國返港的花花公子打球時,他說傳媒總愛寫他是含著金鑰匙出世,他說他含的其實是銀匙啊!Born with silver spoon in his mouth。 問我為甚麼銀匙在香港會變成gold key?真羨慕他的坦白、幽默和——他的銀匙!(完)
(2019年後補:直到16年後的今天,每當我說,或寫「銀匙」,香港人一是聽不明,一是說我沒文化,說錯了!我的老天爺!請讓我以下在闡釋一次好嗎?
Born with silver spoon in his mouth這句話,出處是舊日英國只有貴族和有錢人才有資格用銀匙羹餵B,其他冇錢的全部是用木製的匙羹。直至某香港傳媒人因為英文程度低,不知spoon為何物,查字典亦不求甚解,便將spoon的中譯「匙」(羹)變成鎖匙的「匙」,還很有創意中國化地把銀變金,譯作「含著金鎖匙出世」沿用至今!但拜託,我說是「含著銀匙出世」依然是對的!)
#####
本文原登於《明報周刊》專欄〈高球型而尚〉,現經作者修訂重刊。
[ #高球型而尚 ]